113年臺灣醫療報導獎—徵文活動

發佈日期:2024-06-20

張栩荣

理工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113年臺灣醫療報導獎—徵文活動有很明確的主題,同時還有還多個主題可以給參賽者選,對於最近寫了太多負能量、社會真實面貌的我來說,醫院的生生死死比起社會的陰險狡詐就單純多了。

我選擇其中的「安寧緩和醫療」作為主題寫了一篇《欲待時,終無日》,可以說是隨手寫寫,因為只要一千二百字以內加上又是報導文學,二者合一,不必像以往一樣,要一直去看看魯迅、胡適的帶給的文化衝擊來對比自己的作品深度,畢竟現在不是亂世。

 

病人身體的極限,並不是醫學的極限,再好的醫療或是手術,一刀一刀的切在患者身上中終究是損耗。

 

這篇《欲待時,終無日》描述了在奶奶病重住院期間,家族成員之間的衝突和情感糾結,以及外傭在其中的重要角色。

 

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個因肺炎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而住院的奶奶,以及母親和我平常需要上班上學,主要靠外傭照顧奶奶的情景。這種家庭分工在現代社會中十分普遍,反映了許多家庭在面對老人病重時的無奈和現實壓力。

 

當奶奶住院後,三位住在外縣市的舅舅趕回來,一家人團聚在醫院。這時,真正的問題開始浮現。平時照顧奶奶的母親和我,對於奶奶的病情早有心理準備,並希望能盡量減少她的痛苦。然而,對於剛得知奶奶病情的舅舅們來說,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噩耗,難以接受。他們急切地想了解奶奶病情惡化的原因,並試圖從治療過程中找到挽救奶奶健康的辦法。

 

這種情況下,三位舅舅的急切和愧疚之情,使得他們在面對安寧醫療的選擇時成為了“不定時炸彈”。他們的不理解和質疑,讓母親感到憤怒和委屈,家庭成員之間爭論不休。這反映了在面對親人病重時,家庭成員之間可能出現的溝通不暢和情感衝突。

 

但一個正能量要帶有宣傳的作品是要有讓人感動的是角色,而這裏我選擇使用「外傭」。她雖然沒有與奶奶有血緣關係,但她的默默付出和對奶奶的關心。她主動請求不受會客時間限制,留在病房照顧奶奶,並表示可以幫助奶奶進行復健、翻身,讓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照顧其他病人。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是文章中最溫暖人心的一部分。

 

最後,家族成員之間的分歧和對生死的不同看法,讓人深思。母親希望讓奶奶減少痛苦,早些安息,而舅舅們則希望不惜一切代價救回奶奶,這樣的矛盾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文章通過大舅的痛哭和內心的懊悔,深刻地揭示了家人在面對親人即將離世時的無助和心痛。

 

這篇文章通過描述一個家庭在面對親人病重時的情感糾葛和衝突,讓人深刻體會到在生死面前,人們的無力感和內心的煎熬。同時,也讓人看到,無論是家人還是外傭,他們對病人的愛和關心,都是支撐病人和家屬走過這段艱難時光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