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想
環境與生態學院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隨著進入大二下學期,這學期修習熱力學(二)這門必修課程,我逐漸體會到了這門課的難度,愈加進一步將理論應用在實際問題,物質的組成與特性,熱與功能量轉換與守恆,熱力學定律,由卡諾循環、熱機與冷凍機及熵與焓理論應用,熱工機械、能量轉換問題,這門課必須要先有物理及微積分能力,微積分是我之前感到吃重不好學習的科目之一,所以熱力學學起來也不是那麼輕鬆應付理解的科目,這令我感到熱力學這門課重要性和挑戰。透過課後補救教學,再次複習我才能更加深入理解了課程內容,期望自己提升學習能力並夠在實際應用中運用所學知識。
首先,開始的第一次課後補救教學,先複習回顧上學期的熱力學之基本觀念和術語,建立工程知識,要能分析方法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式,熱力學這些概念對較抽象不易理解,要理解熱力學系統不同類型,有困難度,透過小組討論利用圖示說明,幫助理解抽象概念,同學們互相學習提問與解答。
再來進入熱、功與質量的能量傳遞的學習課程,熱、功與質量傳遞的基本原理和公式較為複雜,需要較好的數學。在實際作業中對於應用這些公式感到困惑。在補救教學裡由多做題目,來練習公式應用,把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逐歩解答,減少理解難度。純質的性質涉及相圖、狀態方程,這些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力和記憶力。不同狀態下的物質性質計算容易混淆。要多做筆記整理好幫助自己記憶跟查找。理解封閉系統內能量守恆原理及其應用,涉及複雜的數學推導和計算。容易在能量守恆方程的應用上出錯。在補救教學裡用具體的案例說明幫助理解,練習逐歩推導能量守恆方程的應用。涉及更多的數學和物理概念,沒有多加復習就會很容易混淆。到了期中期末考範圍廣,題型整合應用很難全面復習,再加上有考試壓力下,我就容易慌亂,遇到應用題我就會很緊張影響作題思緒,這也是我需要克服的難題。
參加熱力學課業增能輔導課程,使我從一個對熱力學僅有基本了解的學生,進歩到理解應用熱力學原理,透過團體學習互相學習與分享,不僅可以督促自己更認真的復習及學習,課業的疑惑也有了可以詢問的對象,這些專業知識對於自己未來從事職場工作是非常重要學習,必須多下點功夫學習,補足自己的不足,而且有上滿八成的課程還可以另外拿到一筆課業助學金,這筆助學金不僅可以使學習更加有動力,還可以利用這筆錢運用在書籍學習工具等,不必因為金錢的關係耽誤學習,真的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計畫課程,不僅提高我的學習成效也能獲得補助金的協助,能同時顧及學業及生活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