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習心得

發佈日期:2024-09-20

林亮馨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此次實習單位可分為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及遊客中心:

1、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主要推廣森林環境教育,致力推動森林經營、森林生態、在地歷史、社區夥伴、原民夥伴等工作,透過各式課程方案,讓師生與民眾能從「探索」森林、「關懷」環境的過程中,以「行動」來愛護地球。

2、八仙山遊客中心不只是接待遊客、提供短暫休憩的場所,也是自然生態、林業歷史介紹的展場,結合國產木竹材設計,提供遊憩及學習。  

在八仙山的實習期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並參與了森林育樂場域的經營管理以及自然教育中心的業務。這段實習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還讓我親身體驗了自然解說的魅力與重要性。

  實習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了許多生物,例如: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灣獼猴、台灣攀蜥、藍腹鷴、白梅花蛇以及赤尾青竹絲等等,當看到照片裡的動物真正出現在自己視野裡時,就讓我對實習充滿期待,因為很少爬山,也沒有在山上工作過,因此希望能見到野生動物。

  在與其他實習生聊天的過程中,也了解了其他學校相關科系會學到的課程,森林系有攀樹課、地理系有詳細的GIS課程,也更加明白大學畢業前一定要有一個專長的領域,不論是植物、鳥類還是昆蟲,因此,接下來的選課我會選擇主題性的課程,例如:鳥類學、昆蟲學等課程,配合原先跨領域的課程學習。

  跟環教師們聊天後,對未來就業方向更加清楚了,可通過FB社團ecoline尋找職缺,想去較平緩的地方可關注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台江國家公園或動物園等地,考公務員可去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等。

  在遊客中心我學會了如何與遊客互動,從最初的問候到回答各種問題,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耐心和專業知識的支持。透過電話諮詢和現場解答,我逐漸熟悉了園區的各項設施和活動安排,並能夠自信地提供遊客所需的資訊和建議。

  此外,遊客中心的場地巡檢、更換放映室影片和整理小賣部,這些看似簡單的每日任務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遊客的體驗品質,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細心和責任感。通過這些實踐,我深刻認識到一個優秀的遊客中心運作背後,需要每個員工們的默默付出和團隊合作。

  透過實習,我也學到了如何熱愛並投入自己所做的事,這種熱情能感染他人,使他們也能感受到並欣賞自然的美好。在實習中,無論是帶領活動還是自發性地尋找動物的身影,我都深刻體會到解說工作的價值。正如《解說我們的襲產》一書所說:「解說員熱愛他所呈現與描述的每一種事物,他散播著愛,並讓遊客將這種愛轉換成對事物的了解。」當你熱愛你所做的事,才能讓他人感受、欣賞你所熱愛的事。

  總結這段實習經歷,我更加瞭解了環境教育的工作內容,並期待未來能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