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第三階段-數位邏輯-補救教學助理心得

[教發中心]113(1)伴學成長方案-輔導(高教公共性)>113-1-第三階段-數位邏輯-補救教學助理心得
發佈日期:2024-12-08

林威廷

理工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

作為電機系數位系統設計課程的補救教學助理,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學弟妹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幫助他們在基礎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建立聯繫。本次補救教學的內容包含從多工器與解碼器到狀態圖的繪製與進階應用等多方面知識。在這段教學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如何設計符合學弟妹們需求的課程,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我從多工器與解碼器的基本功能與應用開始,透過簡單的範例幫助學弟妹們建立基本概念。我設計了一些小型電路實作練習,讓學弟妹們嘗試應用多工器與解碼器來解決資料選擇與信號分配的問題。這種方式讓學弟妹們能夠以實際操作鞏固理論,進一步認識這些元件在數位電路設計中的重要性。而後我引入PLDs的設計,讓學弟妹們使用基本的HDL進行實作。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逐漸掌握如何利用現代化工具來簡化數位系統設計的過程,對系統化的設計流程有了更深的體會。

當學生對基本邏輯元件較為熟悉後,我開始介紹暫存器與計數器的運作原理與實際應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時序特性的講解,並藉由實驗平台的模擬操作,幫助學弟妹們理解寄存器與計數器在不同配置下的行為與用途。在時脈分析與狀態圖的教學部分,我採用由淺入深的方式,先讓學生熟悉基本的時脈信號分析,然後逐步引導他們完成狀態圖與狀態表的繪製與應用。透過設計簡單的Sequence Detector,學生能夠實際運用理論進行設計,並在過程中逐步克服對複雜問題的恐懼。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弟妹們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較為困難,特別是在學習狀態圖和序列設計時。因此,我利用繪圖與模擬工具,將抽象的電路行為視覺化,讓學弟妹們能更直觀地理解狀態轉換與時序設計的細節。當然教學過程中也面臨了一些挑戰。首先是學弟妹們對數學基礎的掌握不足,這影響了他們在邏輯推理中的表現。因此我設計了步驟清晰的範例,並結合即時的練習,幫助學弟妹們強化計算能力與邏輯理解。此外,一些學弟妹們的學習動機不足,對課程內容興趣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例如時鐘的工作原理,幫助學弟妹們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提升他們對數位系統設計的興趣與重視。

這次教學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雙向的交流與成長。我發現,當學弟妹們能夠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興趣與信心會顯著提升,這樣的進步對我而言是一種莫大的鼓舞。這次教學經歷讓我對設計課程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學會如何根據學弟妹們的需求調整教學步伐,針對不同能力的學弟妹進行適當引導,確保大家都能從中受益。同時,這段經驗也增強了我的教學技巧與表達能力,使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我希望,這次的努力能夠幫助學弟妹們在數位系統設計的領域奠定扎實基礎,並將所學應用於更多實際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