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在參加「和平至上」大專徵文比賽的過程中,我對於兩岸關係的理解與思考有了更深層的體悟。透過撰寫《兩岸一家親》這篇文章,我不僅回顧了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也重新審視了和平與穩定對於區域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在構思文章時,我回顧了馬英九時期的兩岸政策,發現「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確實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創造了一段和平穩定的交流時期。透過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及民間往來,兩岸人民在相對友善的環境下互動,使得台灣能夠在和平發展的基礎上成長。這樣的回顧讓我更加肯定和平的重要性,也讓我思考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在撰寫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和平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需要透過理性溝通與政策協調來維持。馬英九時期的「九二共識」與「不統、不獨、不武」政策,使得兩岸能夠在共同的基礎上維持和平關係。然而,隨著政黨輪替,政策方向改變,兩岸之間的緊張局勢也逐漸升高,這讓我意識到和平的維繫需要更多的努力與智慧。
此外,透過這次比賽,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兩岸關係對於台灣內部社會的影響。在台灣,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有著不同的聲音,這些意見的分歧也影響了政策制定與民意走向。我發現,如何在維護台灣自主的同時,尋找和平的發展模式,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這促使我更積極地關注國際情勢、區域政治與歷史脈絡,以更全面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參與徵文比賽的過程,也讓我學習到如何更有條理地組織論點,並透過論據來支持我的觀點。在撰寫《兩岸一家親》時,我試圖引用具體的歷史事件與政策來佐證我的論點,並確保文章的論述具有邏輯性與說服力。這對我的寫作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提升,也讓我在未來的學術寫作與論述中更具信心。
比賽過程中,我也閱讀了其他參賽者的文章,發現每位作者對於和平的詮釋與關注點都不盡相同。有些人關注全球衝突與戰爭的影響,有些則探討文化交流如何促進和平,而我則著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這樣的多元視角讓我深刻體會到,和平並非單一維度的概念,而是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各層面的綜合性課題。
這次比賽也讓我思考到,除了學術層面的討論,和平的實踐還需要個人與社會的共同努力。政策的推動固然重要,但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同樣不可或缺。我開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個人行動來促進和平,例如參與交流計畫、關注國際新聞,甚至是在網路上避免極端言論的擴散。這些小小的行動,或許都能為和平的實現帶來積極的影響。
此外,透過這次比賽,我更加認識到文字的力量。寫作不僅是表達個人觀點的工具,更是影響社會的重要方式。透過論述與分享,我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和平的重要性,也能夠啟發不同立場的人進行理性討論。這讓我對於未來是否能夠透過寫作,在社會中發揮更多影響力,產生了更大的興趣與動力。
總結來說,這次參加「和平至上」大專徵文比賽,不僅讓我有機會深入探討兩岸關係,也讓我在寫作、思辨與分析能力上有所提升。我更加堅信,和平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透過不斷的對話、協商與努力來維護。這次比賽的經驗也激勵我未來持續關注兩岸與國際關係,並思考如何透過個人努力為和平貢獻一份心力。同時,我也期望未來能夠透過寫作,將和平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讓和平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可以實踐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