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蓁
理工學院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這學期我在每週的二、三、四早上都要去新興國小幫孩子們上學習扶助的數學課,老實說一開始真的覺得滿累的,因為要提早起床,還得準備當天的教學內容,但蠻奇妙的是雖然身體很疲累,心情卻是愈來愈開心,因為我這次真的遇到了一群超可愛、超乖的學生,整個教學過程讓我覺得很幸福,我這次教的學生全部都是女生,而且她們真的很乖、很聽話,不會在課堂上亂跑,也不會講悄悄話或滑東西,有時候我才剛走進教室,她們就會自動幫我開電燈、開投影機,甚至下課後還會記得關燈、關冷氣,完全不用我提醒,讓我覺得超貼心,有幾次我東西拿太多,她們還會主動過來幫我拿,真的感受到她們的溫暖跟善良。
雖然她們的數學程度真的比較弱一點,很多基本的題目都還不太熟悉,有時候連概念也沒那麼清楚,不過她們真的都很願意學、也很專心,上課的時候我看得出來她們有時候會聽不太懂,但她們還是很努力地盯著黑板看、跟著我一步一步操作,有時候我問問題,她們也會鼓起勇氣舉手回答,雖然不一定答對,但我超感動,因為我知道她們是在認真參與,我知道她們對數字比較沒信心,所以就盡量把課程設計得有趣一點,很常結合遊戲來教學,像是設計類似大富翁的數學題目遊戲,讓她們邊玩邊練習計算,這樣她們學得比較有動力,也比較不會一下子就分心,有時候玩到開心,她們會一邊笑一邊算數學,那畫面真的很療癒。
其中有一次我設計了一個「解任務」的遊戲,每答對一題就可以拿到一張拼圖,拼完就會出現一句鼓勵小語,她們玩得超開心,還說:「老師,下次還可以玩這個嗎?」那一瞬間我真的覺得我的準備沒有白費,原來學習是可以這麼快樂的,我也發現只要用對方法,就算原本對數學有陰影的孩子,也可以慢慢建立信心,我也觀察到,這些孩子其實不是不聰明,而是缺乏一個能耐心陪他們慢慢釐清觀念的人,有時候她們只是一個小地方卡住,一講通了,後面就順了,所以我每次上課都會留一點時間,一對一或一對二地再幫她們複習一次,讓她們有機會釐清當下的疑惑,她們也會主動過來問問題,這點我真的很感動,因為這代表她們不害怕犯錯,也相信我會耐心聽她們講完。
除了上課,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之間的互動,有時候下課,她們會跟我聊一些生活小事,比如說中午吃什麼、上體育課玩什麼,還有一次她們問我:「老師你幾歲?」我笑說:「你們猜猜看。」結果她們猜超小,害我整個人開心了一整天,這些小小的對話,讓我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不只是老師跟學生,更像是一群可以信任的大朋友,當然過程中也有遇到一點小挑戰,有些學生的學習速度比較慢,我一開始會有點著急,怕一節課進度上不完,但後來我調整了自己的節奏,告訴自己「慢一點沒關係,學得會比較重要」,我也學會用更簡單、更生活化的方式去解釋數學,比如說用買東西的例子來講加減法,她們就會比較容易理解。
我真的很慶幸這學期能來到新興國小教學,遇到一群那麼乖、那麼有禮貌、又願意努力的孩子,雖然只是一學期的時間,但我希望我帶給她們的不只是幾堂數學課,而是讓她們記得:學習可以是快樂的、自己是可以做到的。